
德國《明鏡》周刊8月27日文章,原題:拜登啟示錄 這位美國二戰傳奇人物高呼:“美國人喜歡戰鬥,美國人從未打過敗仗,未來也永遠不會輸。想到失敗,就足以讓美國人感到羞恥。”這是巴頓將軍對美第三集團軍在跨越英吉利海峽前的講話。特朗普從未這樣細膩敏感過。在看到阿富汗撤軍場面時,他馬上意識到自己該干什麼。美國剛剛經歷歷史上最大的恥辱,這位前總統對歡呼著的粉絲們說:“與拜登的災難性撤軍相比,美國在越南撤軍看起來就是一個傑出的戰略鉅作。”在亞拉巴馬州這個夏夜,這位前總統終於發現了可以攻擊繼任者的話題。《大西洋月刊》作家喬治·帕克近來寫道,特朗普(在感知美國人真實情緒方面)具有“爬行動物的天才”,其政治智慧很難用詞彙來描繪。他既不是明晰的分析師,也不是精明的戰略家,但他極擅長選擇正確時機捕捉獵物。而拜登原計劃悄無聲息地從阿富汗撤軍,通過結束一場不受歡迎的戰爭來贏得更多支持,如今卻因一系列的誤判和操作適得其反:美國電視台週四播放的視頻再戲劇化不過了:在阿富汗的喀布爾機場,絕望中逃離的人們為登上最後一班飛機,被撕扯著……據美國軍方報導,至少有60人在“伊斯蘭國”恐怖組織的爆炸中喪生,其中包括12名美軍士兵。但現實可能更慘烈(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30日,已有170名平民和13名美軍士兵死亡——編者註)。拜登承諾美軍撤離後的阿富汗不會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,現在聽起來像一個黑色幽默。他還在媒體見面會上承諾要追究襲擊策劃者的責任,“我們不會放過你們,你們必須付出代價。”但這也意味著他將進...